
繽紛拉賈斯坦 印度不思議
印度最大的省份—拉賈斯坦,是南亞最富人文風情的旅遊勝地之一。奠基於皇城與堡壘的繽紛城市、令人目不暇給的織品、珠寶、古玩,加上印度特有的香料與氣味,構成了眼、耳、鼻、舌、口的五感體驗,吸引喜愛異國風情的旅人造訪。
位在印度大陸西北的拉賈斯坦(Rajasthan),從六世紀起便在尚武的戰士民族拉其普特人(Rajput)巧手下,陸續興建了無數宮殿堡壘。這些揚名立萬的城市當中,除了齋浦爾(Jaipur)被稱為「粉紅之城」,久德浦爾(Jodhpur)以「粉藍之城」出名,還有「白色之城」烏代浦爾(Udaipur)以及「金色之城」賈沙梅爾(Jaisalmer)…想要好好體驗拉賈斯坦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遺產,至少非兩個星期不可。
粉紅之城 | 齋浦爾
齋浦爾不但是拉賈斯坦首府,也是境內最大城市。它的街道呈現一種奇特的「無政府狀態」,擠滿了三輪嘟嘟車、摩托車、大客車、小巴士,有時還有大象、駱駝、黃牛、山羊、馬車、驢車來湊熱鬧,原本就已又擠、又熱、又吵的街道,近年又因市區首條捷運工程,更為嘈雜無章。
但是印度就是這麼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自有它的魅力,尤其是這裡的建築,吸引了無數旅人不遠千里前來「朝聖」。
話說1876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指派亞伯特王子,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出訪印度,身為屬國的印度為表示歡迎,當家的雷姆.辛(Ram Singh)大君便下令將市區漆上粉紅顏料,從此齋浦爾便被冠上「粉紅之城」稱號。
最顯眼的粉紅,便是聳立市區街頭的「風之宮殿」(Hawa Mahal),而與之比鄰的「城市宮殿」(City Palace)以及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的「簡塔.曼塔」(Jantar Mantar)古天文園區,同樣都是令人嘖嘖稱奇的風景。

1799年以粉紅砂岩興築的「風之宮殿」樓高五層,最大特色就是猶如皇冠的立面,設有高達953扇窗戶。這種猶如遮簾的石窗,能適應拉賈斯坦炎熱的氣候,使室內空氣自然流通。最關鍵的是,由於昔日禮教之防甚嚴,後宮嬪妃只有透過藏身石窗之後,才能觀察熙來攘往的市街,就像戴上了尊崇伊斯蘭教戒律的面紗,不用擔心拋頭露面,有損皇家風範。
18世紀時,信奉印度教並對天文與建築十分著迷的薩瓦.傑依.辛格二世(Sawai Jai Singh II),改變了齋浦爾面貌,他讓齋浦爾成為印度首座以都市計畫營建的城市,也奠定了它的歷史地位。

「城市宮殿」外牆便是由是由薩瓦.傑依.辛格二世在1729至1732年所建。占地廣大的皇居由重重城牆、亭閣、內院構成,粉紅色的公眾謁見廳以夢幻無比的拱弧,加上光潔的大理石鋪面、水晶吊燈,營造出宛如童話故事般的情境。內院除了最吸睛的「孔雀門」,象徵皇室的奢華與權威,私人謁見廳則被改建為博物館,展示各朝大君肖像與精細的皇家工藝。

與「城市宮殿」遙遙相對的「簡塔.曼塔」,同樣是由薩瓦.傑依.辛格二世起建。這處築於1734年的天文園區,梵語意為「計算的機器」。園區內看來摩登無比的幾何建築,其實都是不同功能的日晷,可精密測計時間、日曆以及12黃道帶星座的運行。園內除有全世界最大的日晷之一,還有一處大理石半球型凹槽,藉由懸浮的金屬環追蹤日光與星象,令人過目難忘。

不只城區市中心就有壯觀的宮殿,齋浦爾城郊也臥虎藏龍。建於16世紀的「琥珀堡」(Amber Fort),融合了印度教與拉其普特文化的特有風格,說是拉賈斯坦堡壘建築的極致,絕對當之無愧;細緻的宮殿入口,加上城堡內的鏡廳,展現昔日王朝極盛時期的風華。平日遊客不但可穿梭在殿堂之間,感受建築的恢弘;夜間還為觀光客舉辦燈光秀,在聲光效果映襯下,又是迥然不同感受。
那些昔日為大君騎射狩獵所建的堡壘或宮殿,今日也都成為旅遊勝景,像是1734年建於阿拉瓦利山脊的「納哈加爾城堡」(The Nahargarh Fort),原意為「老虎的住宅」,往昔即為皇家獵虎之旅離宮,如今成為齋浦爾欣賞日落最佳景點。而漂浮於市郊「曼薩格」(Man Sagar)人工湖上的「水之宮殿」(Jal Mahal),建於1750年後便成大君獵鴨之旅的歇息之所,雖然已經荒廢百年以上,仍依稀可見往日輝煌。

粉藍之城 | 久德浦爾
位於拉賈斯坦中部、雄踞塔爾沙漠東端的久德浦爾,又是另外一番風景,最壯觀的就是建於120公尺高岩盤的「梅蘭加爾堡」(Mehrangarh Fort),以及山腳下綿延數公里的藍色屋海。
久德浦爾舊城區歷史可溯自15世紀,還保持傳統式樣的民居整齊劃一漆上靛藍色彩,為這座沙漠城市營造出獨特風情。往昔,種姓制度的上層階級習慣將住處漆上代表尊貴的藍色,與其他社會階層做出區隔;後來種姓制度雖逐漸瓦解,但這種喜好卻被傳襲下來,形成城內的傳統。

抬頭遠眺「梅蘭加爾堡」,毫無疑問是久德浦爾最經典的地標。拔地而起近40層高度,氣勢非凡地俯瞰著整座城市,延續17代至今仍是皇居所在,也在宮廷生活中涵養出高度輝煌的藝術與工藝。

成立於1972年的「梅蘭加爾堡博物館」,除了展出裝飾華麗的轎子,還有織品、工筆畫、兵器等等。最壯觀的空間多在頂層,像是建於18世紀的「花之宮」(Phul Mahal),金碧輝煌的壁畫,耗去工匠十年以上時間才完成。同樣位在頂層的塔克哈特.辛(Takhat Singh)大君寢宮—「塔克哈特別墅」(Takhat Vilas),亦是細節繁複,裝飾華美,令人目不轉睛。

久德浦爾舊城區南方三公里處,還有一處獨特的「新堡」—「烏邁德宮」(Umaid Bhawan Palace),不但能參觀附設的博物館,如果預算充足還能入住其中。
建於1929年的「烏邁德宮」,占地廣達26公頃,共有365個房間,由3,000名工人以15年時間、耗資1,000多萬盧比建成。整座皇宮完全不用砂漿,全以石材砌成,據說用掉100多卡車採自印度馬克拉納的大理石與緬甸柚木。
現任大君甘吉.辛二世與皇室家族仍居住於此,不過宮殿一部分,在改建後轉為76間客房的奢華旅店。雖然旅店與皇居都不開放遊客自由參觀,但宮內左側被改建為博物館,詳述宮殿起造來龍去脈,也展示了皇家私藏的工藝品與生活器物。
白色之城 | 烏代浦爾
位在拉賈斯坦南部、倚傍阿拉瓦利山脊的烏代浦爾,是一座溫柔無比的湖城,四座廣袤的人工湖,眾星拱月般襯托它被譽為「印度最浪漫城市」的美名。

倚湖聳立的烏代浦爾「城市宮殿」(City Palace)是整個拉賈斯坦規模最大的皇室建築群,通身透白的建築立面廣達244米長,高度更有30米,成為整座城市最顯眼的地標。
歷史悠久的烏代浦爾皇室從八世紀即已崛起,後續建城的大君尤戴.辛二世(Maharana Udai Singh II)不但以人工開鑿與皇城貼近的皮丘拉湖(Lake Pichola),也在1599年起造這座「城市宮殿」。
隨著各朝不斷擴充,周邊緊鄰的小型宮殿達到11座之多,有些也被改建為博物館或豪華旅店,讓遊客也可享受俯瞰湖光山色的絕佳景觀。穿過「城市宮殿」北端入口,就會來到對外開放的博物館,不但可親炙聳立岩盤之上的「大皇宮」、極盡華麗的馬賽克拼貼「孔雀中庭」,也可居高臨下,欣賞臨湖煙波。
賞完主殿,建築群南端的皇家宴會廳,也很可觀。始建於1909年的建築,牆上陳列歷代統治烏代浦爾的大君肖像,總共橫跨76代,讓它被公推為全世界「在位」最久的王朝。宴會廳內除有印度最壯觀的水晶吊燈,還有一座奇特無比的「水晶藝廊」隱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
當年馬哈拉納.薩吉.辛(Maharana Sajjan Singh)大君在1877年向英國F&C Osler & Co公司訂購大批傢俱飾品後,沒等到這批水晶精品運抵印度,便在1884年撒手人寰,因此包括全球唯一的水晶床,還有水晶桌、椅、餐飲用具等整批皇家工藝品,便在無人聞問下被塵封了近百年,直到1994年成立了「水晶藝廊」,才讓這批全世界數量最龐大的私人水晶玻璃器物收藏重見天日。
再往水岸前行,停靠遊湖小輪的碼頭映入眼前。這裡除了日落之旅最受歡迎,帶領遊客前往「島之宮殿」(Jag Mandir)的遊船也鎮日穿流不息。
皮丘拉湖上可見兩座宮殿,同樣通身雪白,一是被稱為「湖中花園宮殿」的「島之宮殿」,遊客可自由登島;二是已成隱密奢華酒店的「湖之宮殿」,不向一般遊客開放,但可在遊湖時近觀欣賞。

可登島參觀的「島之宮殿」建於1620年,在遊客穿梭酒吧、餐廳、小型博物館之外,有部分區域被改建為奢華旅店,雖然只有七間客房,但設施一樣不缺,吸引不少上流富豪到此舉辦婚禮。

至於搶眼的「湖之宮殿」,通身由雪白大理石築成,已有260多年歷史,曾出現在007系列的《八爪女》電影場景中。1960年代後,「湖之宮殿」陸續經過大規模修繕,如今擁有66間客房與17間頂級套房,隸屬高檔的Taj旅館集團旗下。
島上不但設有完善的泳池、瑜伽冥想設施、屋頂酒吧,還有SPA芳療船,能讓住客享受水上漂浮的快意。這裡最便宜的客房逼近二萬台幣,最昂貴的頂級套房則一晚要價超過20萬台幣,在「一島一飯店」概念下,奢華隱密自然不在話下。
金色之城 | 賈沙梅爾
如果用「水」來形容烏代浦爾的溫柔,那麼位在拉賈斯坦極西的賈沙梅爾,就得用「火」來形容它的炙熱耀眼。
拉賈斯坦由於布滿王國,彼此爭戰不斷,還要抵禦外來的蒙兀兒帝國、大英殖民強權進犯,因此每座王國都以堅固堡壘,當作王室居所與防禦工事,賈沙梅爾亦不例外。
一抵達這座與巴基斯坦邊界只隔幾十公里的邊城,就可見到巨大的砂岩堡壘從曠野中拔地而起,閃耀金黃色光芒。高達七層樓高的堡壘,由1156年起建的統治者賈沙(Jaisal)得名,堡內皇居目前亦闢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登上頂層露台可盡覽360度的開闊全景。
走出皇居,城牆內還有3,000多人生活其間,狹窄小巷如迷宮四處蜿蜒。民居的外觀雖然還維持舊貌,但很多已改為餐廳、民宿、商店,吸引遊客探索這座金色城市底蘊。

走在小巷之間,你會發現哈維里豪邸(Haveli)這種印度獨特的建築形式,也是昔日權貴富豪的私人住所。賈沙梅爾現存規模最大的是豪邸是「帕特瓦基」(Patwa-ki-Haveli),大約建於1800到1860年間,屋主五兄弟由買賣珠寶與錦緞致富,累積出雄厚財力,因此宅內最令人讚嘆的就是以砂岩雕鑿的窗格、露臺等建築細部。雖然如今大宅已陷入傾頹,但仍有一部分以博物館形式對外開放,讓遊客撫今追昔,感受昔日沙漠邊城的繁華與滄桑。

來到賈沙梅爾,壯觀的堡壘與宅邸固然享有盛名,但也有很多旅人選擇來此體驗沙漠風情。距離市郊大約40公里,就有綿延數公里的沙丘,除了可選擇入住附近豪華飯店或高級帳棚,更多人選擇騎乘駱駝的沙伐旅(Safari),夜宿曠野,感受大自然的呼喚。
我在當地民宿安排下,與來自比利時的兩位旅伴,還有三隻駱駝:麥可傑可森、哈利波特、木瓜,加上兩位沙漠嚮導,一起踏上旅程,穿過廢墟、村落、沙丘,夜宿遠離文明的野地,席地露天而眠。
在那樣的荒野騎乘中,才真正體會到所謂「風塵僕僕」的涵義。也是在那樣的隨遇而安中,感受到沙漠民族天性的自由以及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白天,看著嚮導穿過灌木、綠洲,在曠野裡像魔術般變出一餐又一餐的野炊。到了夜晚,卸下駝峰馱載的毛毯,層層往沙丘堆疊,就是最舒適不過的眠床。這種奇妙的「星光旅店」經驗,是千金難買的拉賈斯坦體驗,讓人沉浸在極致的寧靜與感動中,一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