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柯喬然馬上申請印度公司登記,等了四、五個月,同年9月終於正式進軍印度。其實,勝利早在2010年就與也自擁體育用品品牌的當地代理商合作,但業績始終沒有起色。
「合作那四年,每年業績不到30萬美元,甚至只有十幾萬,連香港、新加坡都比不上,印度這麼大耶!」柯喬然曾問代理商遇到什麼困難、需要什麼資源,沒想到對方說,如果一年營收要達到100萬美元,那就要勝利先投入100萬美元的行銷費用。
代言形象接地氣 深耕各地羽協組織
「啊,這樣不就等於我送你100萬元的貨?」柯喬然決定終止與代理商的合作,乾脆自己跳下來擔任印度市場負責人。四年來,勝利在當地的羽球用品市占率從幾乎0,到現在已成長至3%,2017年的營收接近1億盧比(約4500萬台幣)。
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