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五邦選舉與莫迪政府施政走向
12月11日,印度五邦選舉結果公佈,引起軒然大波。國大黨大獲全勝,將取代印人黨執掌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和切蒂斯格爾邦。特蘭迦納邦和米佐拉姆邦將由當地政黨執政。印人黨空手而歸,狂熱不止的「莫迪旋風」遭遇一股寒流。
五邦選舉結果

投票現場

婦女投票
相對以往地方邦選舉,本次選舉格外引人注目,原因有三。一是離2019印度大選僅4個月左右,可謂大選前的「半決賽」。二是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和切蒂斯格爾邦,地理上橫斷印度,被譽為「印度語腹地」(Hindi Heartland),素來大選前政黨激烈角逐,具有風向標作用。三是它在特殊背景下舉行的選舉。特殊背景表現如下兩方面。
首先,印度民主制度當前遭遇嚴重挑戰。自2013年印人黨獲勝執政以來,莫迪政府矢志不移「大國夢」。對內發展經濟、加強集權,對外戰略自主、大國平衡。在加強集權方面,印人黨攜其母體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頻繁出招,如廢幣、統一稅收制度(GST)、加強教育管控、高舉「印度教特性」、打壓穆斯林,以及設法取消印民主制度所賦予一些機構的特權。這包括印控克什米爾的高度自治土邦權、印度央行的特權、印度最高法院、印度中央調查局和印度選舉委員會的獨立權。他們認為當前印度民主體制有礙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因此需要彎道超車,先建立強大政權,才能實現印度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所言:若想實現印度的「大國夢」,未來10年,印度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政府、強大的領導人和強大的政黨。」他們甚至推動建立一個特殊的決策機構,由十幾人組成,多瓦爾任組長,此後國家重大決策,這十幾人秘議拍板,繞開內閣的掣肘。莫迪政府這些加強集權的舉措,引起印度精英對民主制度即將失去的擔憂。
其次,「反現狀」局勢嚴重,印度經濟發展無法滿足人民的需要。印人黨執政以來,雖然GDP以7%以上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莫迪政府亦推行「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最低糧食收購價格」、「農民低息貸款」等項目,但礙於多種因素制約,經濟發展依然捉襟見肘。農民要增加收入,但政府徵收商品與服務稅(GST)卻導致農耕成本不斷提高;青年要就業,但印度經濟結構缺乏合理,根本提供不了這麼多就業崗位;商人們想增加利潤,但日益增多的稅收讓他們望洋興嘆。如此,在世界經濟趨向數字化、自動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印度巨大人口很難發揮紅利優勢,相反成為制約經濟快速發展的負擔。因此這次五邦選舉中,借國大黨指責印人黨執政不力之時,五邦民眾發出吶喊,他們關心的是「飯盆子」和「錢袋子」,而非勞民傷財的帕特爾雕像和羅摩廟重建,以及空談如雲的「大國夢」。投票前,五邦「反現狀」局勢異常嚴重,一浪高過一浪。

國大黨陣營

印人黨陣營
上述背景下舉行選舉,印度民眾自然利用手中微弱的「投票權」來發泄不滿。因為印度民主傳統已讓他們深諳「齊心協力、力大無比」(when we are the one,we are everything)的道理。因此,這次印人黨選舉失利,與其說是國大黨重振威風、魅力吸引的結果,不如說是印度選民利用民主制度的賦權,集體向印人黨表達抗議。他們不是不再喜歡莫迪,而是希望藉此哄抬出一個「莫迪對手」來對戰莫迪,進而去保持印度民主政治的平衡。否則,印人党進一步做大做強,是對捍衛他們每個人利益的印度民主制度的嚴重挑戰。
無疑,這次五邦選舉給印人黨敲響了警鐘。勢必引起其內部反思,並尋求如何應對,挽回局勢。如何應對?再有四個月就迎來大選,大選才是印人黨和國大黨「決一雌雄」的關鍵時刻,事關莫迪總理能否連任的大問題。因此餘下莫迪政府將汲取教訓,適時調整政策,進入「大選模式」,內政外交均將緊緊圍繞如何贏得大選來施政,呈以下動向:
一是經濟上設法多籌錢服務大選需要。針對本次五邦選舉的失利,有效出路是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緩和「反現狀」局面。然而,短短四個月內,印人黨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難快速提升印度經濟發展。唯一可行的有效出路是莫迪政府能夠突然獲得一大筆錢,用來迅速落實惠民項目、增加就業等,以保票倉。因此印政府擬挪用3.6萬億盧比國庫儲備金(近三分之一)的計劃還將繼續。此事拖至現在沒能解決,主要原因是前印央行行長帕特爾(Urjit Patel)強烈反對。帕特爾認為這一舉措是印人黨為了大選獲勝而不顧冒印度金融失序的風險,並利用央行第七條例對行長特殊地位的保護來阻止。遺憾的是,五邦選舉結果公佈前夕,帕特爾被迫辭職,達斯(Shaktikanta Das)接任。達斯系印政府資深官員,強權派,莫迪政府「廢鈔」運動的堅決擁護者。餘下,莫迪政府如何巧立名目挪用這筆國庫儲備金,值得關注。
二是政治上集權舉措將放緩,但將竭力阻撓反對黨組建大聯盟。鑒於民眾的「反現狀」情緒,以及莫迪政府已對央行、中央調查局、印控克什米爾邦、印選舉委員會等擁有特殊地位的機構成功「換帥」,大選前維穩為重,再大舉推進集權步驟不符合選舉需要,因此前面高度緊張的中央與部門權力之爭相對得到緩和。但印人黨會幕後推動中央調查局阻撓關於國大黨指責莫迪政府購買「陣風戰鬥機」腐敗的調查。與此同時,印人黨將竭力破壞反對黨組建大聯盟。五邦選舉結果公佈前夕,在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領導下,反對黨大聯盟在德里開會,來自南印度、西孟邦等地區的21個反對党參加,但北方主要反對黨大眾社會黨、社會黨等未參加。選舉結果公佈后,大眾社會黨和社會黨馬上表示,願意與國大黨一起對陣印人黨。倘若反對黨大聯盟組建成功,那將是對莫迪總理連任的巨大挑戰。因此大選前印度政黨的合縱連橫,勢必熱鬧非凡。
三是宗教上將繼續打牌「印度教特性」,但手法更加靈活、隱蔽。除挪用國庫儲備金外,另一能快速提升印人黨人氣的工具是「印度教特性」。這張牌是上次印人黨大選獲勝的「法寶」,這次不排除繼續利用。眼下RSS正在推動,即羅摩廟重建問題。不過,這張牌「一刀兩刃」,使用不當,適得其反,故莫迪政府勢必十分謹慎、注重手法。餘下羅摩廟重建如何推進,將成為莫迪政府大選之策的一面鏡子。
四是外交服務大選,力求平衡、穩定。五邦選舉之後,礙於當前這種結果,儘管尚無政黨能夠與印人黨絕對優勢相媲美,但不排除意外事情發生。因此設法贏得大選是莫迪政府的第一要務,餘下莫迪政府將力挽狂瀾,集中精力於大選,外交上保持戰略自主、大國平衡、保持周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