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ntent, please wait..
首頁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
投資印度(Invest India) - 鴻海、和碩為吃蘋果急擴印度廠
2020/08/17

 

 
  4天

投資印度(Invest India) - 鴻海、和碩為吃蘋果急擴印度廠


投資印度(Invest India) - 鴻海、和碩為吃蘋果急擴印度廠精選圖片

鏡周刊封面專題報導:鴻海、和碩為吃蘋果急擴印度廠。

印度是個龐大的市場,一定要去;印度也是個拓銷難度很高的市場,要全力以赴。透過摘述分析鏡周刊系列專題報導,初步了解為甚麼要投資印度、投資的時機、投資的作法。

為甚麼投資印度

市場的吸引力-印度自1991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市場持續成長,吸引各國業者競相前往拓銷、投資、設立據點。

印度商工部產業及國內貿易推廣司司長道菈(Sumita Dawra)說,目前超過160家台商在印度投資,是印度的新興投資力量。

市場的新規範-近年來隨經濟持續成長,人口不斷增加,一輪新的經濟變革如「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印度自力更生計畫」( Atma Nirbhar Bharat, Self-Reliant India)帶動市場新的遊戲規則。

投資的時機

依印度「2020新電子產業政策」,以4,000億美元電子產品內需市場為誘因,再輔以關稅與非關稅障礙,要國際大廠到印度製造;用市場換取國外資金、技術,以減少外匯消耗並創造國內就業。鴻海、台達電等台商已增加印度投資,響應「來印度製造」;緯創在班加羅爾工廠組裝蘋果較舊的iPhone機種,例如iPhone SE,鴻海則在清奈近郊工廠測試組裝新機種iPhone X。

國貿局副局長李冠志6月22日表示,印度電子及資訊科技部4月宣布3項電子產業投資優惠計畫,包括大型電子製造業生產連結獎勵、電子零組件及半導體製造和電子製造聚落2.0等計畫,希望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在印度打造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台灣有許多電子業者關心印度相關獎勵措施,期待台印電子產業共同合作,建構電子生態鏈。

由於失業問題嚴重,2014年莫迪擔任總理以後,提出了「來印度製造」「數位印度」「綠色印度」「智慧城市」以及「綠色印度」等多項經濟政策,大力發展印度經濟,希望藉由扶植國內製造業,吸引外資到印度投資,建設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創造龐大的工作機會滿足國內的勞動需求。

機會與挑戰

蘋果全力推動台商「印度製造」基地,但「電子業供應鏈幾乎都在中國和台灣,若要到印度設廠,包括印刷電路板以及機殼等零組件,全都要重起爐灶,談何容易?」。如果印度製造的問題如此大,這些科技台商能選擇不去嗎?「你不去印度,就拿不到訂單。」。

印度政府(8月1日)宣布,包括三星與蘋果的手機組裝代工廠鴻海、緯創、和碩及印度手機供應商MICROMAX和Lava,已向印度政府申請加入66.5億美元的獎勵計畫,以促進印度手機的生產。

投資設廠的阻礙

印度投資設廠有很多挑戰,包括土地不易取得、申請設廠程序曠日廢時、人力招募管理不易等,鏡周刊報導:「印度人很難管啦,台幹過去習慣用紀律、速度和效率的方式管理中國工廠,但在印度繼續用這套很容易出問題」,「印度沒有統一的語言,卻有22種官方語言,溝通很不容易」,「在印度光是運輸就會遇到困難;且印度的法律和關稅稅率經常變動、索賄問題嚴重,還有強勢的工會發動罷工等等,都不易解決」。

台商前進印度設廠,除了要面對文化與語言等問題,印度的基礎建設,包括公路運輸、水電供應不足,也造成廠商相當大的困擾,許多去印度設廠的科技業台商大多面臨虧損。台達電,是台灣在印度賺錢的大型電子企業集團。

三星電子2018年7月9日在印度Noida建立年產1億2,000萬支手機工廠,期間工廠進程受阻;今年因新冠疫情停工,目前工廠剛被允許有限復工。

資料來源:https://southernstarclub.taiwantrade.com/threads/24464_invest-india-apple-suppli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