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ntent, please wait..
首頁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
快速都市化 消費習慣變 印度服飾市場大(貿協全球資訊網/動態商情)
2015/03/19

快速都市化 消費習慣變 印度服飾市場大


副標題:正值經濟成長、人民所得上升,以及快速都市化,印度對服飾的需求普遍上升。


文█台北世界貿易中心駐孟買辦事處
印度紡織工業僅次於農業,是就業人口數第二多的產業。根據印度中央政府紡織部資料顯示,印度
紡織工業為世界第二大,直接雇用超過3,500萬人,總產出占製造業的17%,占印度國民生產毛
額(GDP)的4%,同時占出口值的11%。2012至2013年印度紡織工業總產值估計近800億美元,其中
約64%是供應印度國內市場,外銷僅占36%。


纖維產品多元 居重要地位
綜觀印度紡織和服裝業,可分為紗線和纖維(包括自然和人工)、加工織物(包括毛紡、絲綢紡織
品、黃麻紡織品、棉紡織品和技術紡織品)、成衣(Readymade Garments,簡稱RMGs)及服飾。而身
為世界第二大纖維生產國的印度,主要生產種類為棉花,並以多達23種不同品種的棉花生產各種布
料,其他則有絲、麻、羊毛及人造纖維等,多元生產讓印度的纖維產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勞
動人口充裕,也使當地成為世界採購中心,預估2020年印度的紡織品和服裝的市場規模將達
到2,210億美元。


近年來,印度紡織工業最顯著的變化,是人造纖維(MMF)的出現,印度已向全球成功銷售創新的
人造纖維紡織品,2013年印度人造纖維和棉紗的年產量均增加了6%,非棉紗年產量增長5%,整個服
飾產業的年產量增加了2%。在印度官方支持及印度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AEPC)的規畫
下,2014至2016年,印度服裝出口額可望達到600億美元。


事實上,印度是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棉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麻生產國與第二大生絲
生產國。印度紡織相關產品,包括手織機等,產量為世界第一,占世界總產量的61%。2013年紡織品
出口已占印度國家總出口量30%,通過紡織品出口約賺取總外匯的27%,估計今(2015)年有潛力達
到2,200億美元的目標。因此,這個產業的成長和發展直接影響到印度的經濟命脈。
經濟快速成長 服飾需求增


以印度國內來說,由於經濟成長、人民所得上升,使得服飾的需求增加,目前政府已准許外商百分
之百直接投資於紡織業,2000年4月至2013年2月,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金額高達12億2,000萬美
元,全球服飾大廠包括Hugo Boss、Liz Claiborne、Diesel 與 Kanz等,均已於印度設廠。而全球零
售服飾巨擘紛紛外包給印度生產,該產業亦隨之提升價值鏈,預計未來十年內,非洲和拉丁美洲會是
印度紡織品的主要市場。


政府大力支持 促紡織出口
印度政府對服裝產業也大力支持,2009至2014年,政府編列預算推動多項促進紡織出口的政策,並
允許外商直接投資在印度的紡織品。由於這些政策措施,將紡織業推向60年來成長最快的階段,每年
約有8%-9%的年增率。過去五年來,印度紡織業經歷了一個投資小高峰,包括染色和印花等產業吸
引外國直接投資額達6.42億8,180萬盧比(折合約10億3,000萬美元)。目前,印度政府正積極前往日
本、德國、義大利和法國宣傳探訪,以吸引其在紡織業的外國投資。印度第12個五年計畫
(2012至2017年)中,聯邦政府在紡織業編列的預算高達91億美元,是上一個五年計畫的兩倍以
上(第11個五年計畫在紡織業編列40億美元)。


隨著日漸都市化及年輕人口的成長,目前印度僅有32%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其餘68%人口仍然
住在鄉下地區。不過,在未來20年,都市人口將再增加三億人,這些人將因為嶄新的生活方式而改變
購買衣服的習慣。隨著印度經濟的成長,城市居民的消費行為也跟著改變,對服飾的需求隨著不同場
合開始多樣化。


印度正值經濟快速成長和快速都市化時期,紡織及服飾市場因而產生了一大群具有高消費能力,並
重視流行趨勢的消費者。因此,不管是印度本土業者或是國際業者,都對這個高度成長和快速轉變的
服飾市場,抱有極大厚望。此外,在全球軍隊、鐵路、醫院和政府醫院等技術紡織品的主要機構買家
成長的趨勢下,印度紡織業將紡織技術運用於包裝材料工業、農業、過熱保護,以及血液吸收材料、
安全帶、膠帶和消費品等產品,也相當被看好,是後勢走揚的新興領域。
抽言:未來20年,印度都市人口將再增加三億人,嶄新的生活方式會改變對服飾的需求,印度國內的
服飾市場,也因此後勢看俏。


圖說:
1. 印度紡織工業為世界第二大,在國內僅次於農業,也是就業人口第二多的產業。
2. 由於都市人口增加,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影響穿著的習慣,印度對服飾的需求開始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