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8頂級實驗室資金窘迫 要售技術(中央社)
2017/06/27
印度38頂級實驗室資金窘迫 要售技術
時間:2017-06-20 12:37 新聞引據:中央社
由於員工薪資、養老金和福利津貼上漲,印度38個頂級科學實驗室出現預算危機,新研究課題只剩下少量資金,只希望能透過技術轉讓取得資金。
「科學」(Science)雜誌引述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CSIR)總司長薩哈尼(Girish Sahni)答覆郵件內容坦承,「嚴峻的現實顯示,我們將沒有足夠資金支持新的研究計畫。」
薩哈尼在信中指出,CSIR所制訂的2017年財政年度預算,共編列6.83億美元,但僅先前承諾調漲員工薪資、養老金、福利津貼等調漲15%,讓全年預算剩下3,100萬美元用在支持38個頂級實驗室進行新研究。
CSIR府則監管38個頂級實驗室及實驗室所屬4,600名科學家。
他強調,「這並非代表我們會破產或者關掉一些實驗室,但肯定會對我們雄心勃勃的(科研)計畫產生影響。」
薩哈尼表示,CSIR正在研究哪些新研究計畫會遭受影響。
他認為,印度政府應該為支持新研究做得更多,特別是像中國大陸和南韓正在為科技研究注資數十億美元,如果印度不投資在科學研究上,將會失去許多機會。
由於資金尚無著落,CSIR盼透過技術轉讓和出售科研成果來取得資金。薩哈尼說,CSIR已確定約200種技術,希望推動快速實現商業化,另還有600到800種技術可能會出售。
CSIR聲稱,正從出售技術商業化成果,獲得相當於預算額度15%的資金。薩哈尼表示,CSIR目標在未來兩年把這一比例提高到25%,並在2020年達到50%。
為達成上述目標,CSIR已下令所有實驗室都要制訂把技術商業化的行動計畫。薩哈尼說,他也傾向以技術出售換取資源的趨勢,這對研究機構來說是健康的,且增加自主權;但他坦承,有些實驗室負責人正抵制出售技術換資金的趨勢,外界也不看好這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