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一國,一稅」!全國上下正準備打一場新稅制混仗
GST的最終目的是擴大稅基,增加稅收。經濟學者大力鼓吹,認為GST將促進印度中、長期財政健全,能向投資人證明政府落實改革政見的能力,也是總理莫迪主政3年來最重大的結構性經濟改革。一旦充分運作,將為印度的經商環境帶來重大的改變。
但即使是GST的支持者,也認為短期內將陷入混亂。全印度製造業者公會主席拉胡納山表示,「我們根本還沒準備好」。因此GST上路頭兩個月,政府將採取較寬鬆的報稅規定。
GST結構複雜,稅率分成6級,又有許多免稅項目,企業容易搞混;也不清楚在長期的效益落實之前,對經濟將先造成多大傷害。政府與科技,是兩大致命的風險。
印度是一個「不遵守稅法」的社會,全國繳納所得稅的人不到1%,近90%的勞工都在為不繳稅的「地下經濟」工作。許多小型企業及他們的供應商都是首次報稅,而且一直都是手記帳。但GST不僅複雜,須網路報稅,每個月還要申報3次營收,且須申報每月、每季、每年的營收額。
民眾的識字程度及數位知識差距甚大,稅制之複雜已超出計多小企業的處理能力,使登錄及申報作業相當艱難。一些企業甚至停止跟小供應商來往,使供應鏈陷入混亂,造成產品供給不足,並引發短期的通貨膨脹。
大企業雖全力為新制做準備,但仍擔心他們的小型供應商無法完全依照規定在網上報稅。拉胡納山表示,大企業既要組建自己的GST專案小組,還要為供應開班授課。創新企業者不僅要經營業務,還得跟在稽核人員後面跑。
街頭抗議與產業罷工已在全國蔓延開來,民眾及企業對稅率劃分及執行壓力高度不滿。坦米爾納杜、古吉拉特與拉賈斯坦等省有數萬名紡織業工人持續罷工,旁遮普省的種子、農藥及肥料銷售商代表也展開抗議行動。
央行則認為GST造成的衝擊可能不大。目前印度通膨率已降到僅2.2%的空前低點;而且許多企業搶在7月1日之前打折拋售,6月核心通膨率還將再降。
央行總裁帕提爾指出,GST將創造一個全國性的市場,擴大稅基,長期間並能降低整體稅率,而「GST本身就是數位化革命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