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轉型 ,將引發一場債市寧靜革命
2017.08.14

莫迪在2014年5月成為印度總理之後,開始積極推動各項改革,並徹底改變了印度的風貌。截至目前為止,其領導下的政府已通過了超過50件的法案。
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破產法的通過,將宣告破產的時間,由原來的四年,大幅縮短到約12個月。另一個重要的發展,就是商品服務稅(GST)的通過,這除了可以防堵逃漏稅,提高政府稅收之外,還可以讓商品與服務在不同地區間的銷售,變得更加的順暢,大幅提高企業的效率與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權力及更多的資源,所以在中央稅收當中,分配到地方政府的比重也由原來的32%提高到42%。在地方的改革上,雖然沒有一個地區能達到政府所期望的75%水準,但絕大多數的改革,還是在依計畫進行當中。
印度債市可望自改革中同步受惠
印度的各項改革,不論是對既有投資人,或是有計畫要投資印度的人來說,都是樂觀其成。一路走來,印度債市發展已逐漸成熟,然而,印度債市未來的發展,還會比過去更加的美好。
過去十年間,印度債市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四倍,已經是亞洲第二大的債市。且印度公司債規模也占亞洲債市規模的25%,並是流動性最佳的亞洲債市之一。
目前印度通膨比印度央行所設定的中期目標還更低。在2017年,我們認為印度央行可能還會降息兩次,此外,通膨出現結構性的下滑,以及穩定盧布匯率,也會使印度的當地貨幣債受惠。
與全球低相關性 不易受政治動盪影響
印度與全球以及亞洲市場的低相關性,讓自2014年以來,印度債市與其他亞洲國家市場間的相關性,已經接近零。此一特性,讓全球投資人都將印度債市視為是風險分散的絕佳投資標的。
印度債市的走向自由化,開放給全球投資人更多的機會,來參與這個市場的成長。總而言之,我們認為印度債市的未來是相當光明的,前往印度投資的全球投資人,也將會因為印度的成長題材,感到眼前為之一亮。
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32880&type=In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