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每年平均吸引700萬名遊客 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Taj Mahal ,簡稱:泰姬陵)是該國最著名的建築古蹟之一。除了在1983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與埃及吉薩金字塔、中國萬里長城等世界奇觀並稱「世界新七大奇蹟」。泰姬陵平均每年吸引7百萬名遊客前來觀光朝聖,其中有超過20萬為海外遊客,是印度最富盛名的旅遊景點,也是國家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但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政府在新推出的官方旅遊指南中竟沒有將泰姬陵列入其中,掀起爭議。 在泰姬陵主體旁的其中一座清真寺(共兩座),而興建這兩座清真寺是為了維持整座泰姬陵建築的平衡效果,以達到對稱之美。(Varshesh Joshi@Unsplash) Varshesh Joshi 由於結合了印度與波斯的建築風格,泰姬陵因此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文化建築」。(AussieActive@Unsplash) AussieActive 1654年,蒙兀兒王朝(Mughal Empire)第5代皇帝沙迦罕(Shah Jahan)為了紀念他已故的妻子姬蔓·芭奴皇后,興建了名為「泰姬瑪哈陵」的陵墓,而沙迦罕駕崩後也下葬於此。由於結合了印度與波斯(波斯的宗教為伊斯蘭教)的建築風格,泰姬陵因此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文化建築」。如此富傳奇性及富有多元宗教色彩的建築物,卻是最近在印度迅速崛起的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 Nationalism)所不樂見的,因為這與他們所強調的「印度教至尊」以及「建立一個印度教國家」的主張有所衝突。 偏激種族意識發威?泰姬陵無故遭殃 今年3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軍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在北方邦的地方大選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並欽點爭議性人物阿迪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出任北方邦首席部長。作為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tva)的代表性人物,阿迪蒂亞納特經常發表宗教仇恨言論,曾要求印度穆斯林離境,並對於川普的「禁穆令」表示大力支持。而在印度,印度教的信仰者雖然占印度人口的多數,但伊斯蘭教的勢力卻也不容忽視,為印度第二大教,因此,總統莫迪的人事安排在當時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各界皆擔心日後會掀起宗教衝突。 印度北方邦政府於9月27日所推出的32頁旅遊指南《北方邦旅遊:無限可能》(Uttar Pradesh Tourism: Unlimited Possibilities)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掀起了輿論熱議。該旅遊導覽書介紹了北方邦的著名旅遊景點,卻唯獨遺漏了帶有波斯文化色彩的泰姬陵。這種做法被普遍認為並不恰當,並引發了「試圖篡改南亞國家文化史」的爭議。 BJP議員口無遮攔:「泰姬陵是叛徒所建」 阿迪蒂亞納特曾經公開表示泰姬陵並非印度文化的代表性建築,並在7月時將泰姬陵從國家遺產計畫預算的名單中刪除,反而將資金分配至許多印度朝聖區。他甚至還聲稱,應發給遊客印度宗教書《薄伽梵譚》,而非泰姬陵的相關紀念品。 針對旅遊指南爭議,BJP的另一位議員索姆(Sangeet Som)也在16日發表看法。他認為泰姬陵是由叛徒所興建,除了直指沙迦罕殺害父親(口誤,沙迦罕被兒子殺死,而非他殺害父親),也認為沙迦罕建築泰姬陵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印度教,「如果這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我為此感到傷心,我們將會改變這個歷史!」。 「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大獲全勝,阿迪蒂亞納特(Yogi Adityanath)(橘色衣服者)出任北方邦首席部長。(美聯社) 伊斯蘭教為印度的第二大教。(美聯社) 執政黨急滅火 歷史學家砲轟「讓印度蒙羞!」 穆斯林領袖及國會議員歐瓦西(Asaduddin Owaisi)對於索姆言論極為憤怒,他質問「政府是否要規定遊客不得到訪由穆斯林皇帝建造的古蹟」。按照這個邏輯,印度總理莫迪獨立日也不應到新德里的紅堡(Red Fort)升旗,因為紅堡也是索姆口中的「叛徒」沙迦罕所興建。 印度著名的歷史學家辜哈(Ramchandra Guha)砲轟該黨的行為是「以仇外心理及沙文主義破壞印度包容異文化的傳統」,更直言這種做法「簡直是讓印度蒙羞」!此外,印度著名作家羅伊(Nilanjana S. Roy)也認為將蒙兀兒王朝狹隘地相等於「伊斯蘭教」是極不正確且背離歷史的。 印度執政黨BJP則忙著滅火,試圖以「並非重點」來淡化此事,認為是有心人士故意模糊焦點、掀起對立。BJP秘書長帕塔克(Vijau Bahadur Pathak)也表示,「索姆所說的皆為個人觀點,與BJP無關」,要與索姆劃清界線。 泰姬陵平均每年吸引7百萬名遊客前來觀光朝聖。(Koushik C@Unsplash) Koushik C 北方邦官方旅遊指南竟沒有將泰姬陵列入其中,掀起爭議。(Arash Bal@Unsplash) 來源:http://www.storm.mg/article/347217 上一則 : 外交家雜誌專文:印度抗中發展對台關係 | 回列表 | 下一則 : 印度機場乘客量 2022年前恐爆滿 TOP Copyright © 中華民國台灣印度經貿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觀賞的瀏覽器為: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